动态三则
第一则,我们要分析表象以看到本质,但是不是说看到本质就结束了,真正的工作才刚开始,接下来要去分析本质,以此来获取正确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第二则,就是我们思考与分析需要进行长远化,也就是需要对其进行拉长,这样分析才能不被其恐惧与迷惑,但是行动则不然,行动需要我们只争朝夕,一旦行动开始长远化,那么就容易出现退却与害怕,会因为时间太久而不去行动,长征几万里还没走就已经倒下了,这是不对的,行动需要着于眼前,工于当下,一点一点去攻克难题,一步一步去踏实脚印,这样你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任何难题,有的是人的心墙,一堵不敢跨域的墙而已,而击穿它的利剑则是一把谓以将困难细小化与无限化的困难观与一把着于眼前、只争朝夕、一如既往、勇敢无畏的行动观。
第三则,这里就谈一谈我的主观东北情况分析,这里这是我的一些观点,是基于我的所见而说的,其可能会出现眼光狭窄的地方,毕竟没有全面的调查分析东北情况。我认为东北人都是有干劲、有闯进的,敢打敢拼,但是为什么东北就无法发展,现实情况就是人员流失,因为东北的环境与地形的劣势,导致东北很难发展。这是个问题,而需要如何解决呢?我认为要做好两点,第一点就是你会发现东北人为什么不愿意留在东北,那就是他们对东北没有信心,而这个关键就是缺少方向、缺少一根线去将他们串起来,指引他们前进方向,这样他们就会重新拾起对东北的信心,但是如何去做呢?这里我认为东北发展很难与江浙一带比,我们可以从中国发展中考虑,东北没有江浙一带发达,也没有先天优势,那么我们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来,也就是说先富带后富,先集中力量去发展某一产业,然后让某一产业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很关键,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都发展很难发展起来,但是先发展一个,这个的发展会影响这个地区,甚至会拉动人才的回流,然后进而辐射到各行业,但是你可能会说这不会像韩国一样变成财团控制政府吗?我认为这个是不必担忧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党握有实权,其在怎么狂,必然还是无法打败党的,所以这个是没必要考虑的。发展战略有了,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问题,这里确实是个难题,毕竟东北人材是无法和江浙一带的吸纳量比的,但是这却不是完全悲观的,分析来看,虽然整体资源不行,但是人材还是有的,这些人材我认为不比那些差,论努力、论拼劲都不差,我认为差的原因在于思考层次上,我们很多人都只是在简单思考,思考的维度太低,没有将思考上升到战略思维上,也缺少思考的全面性,这是与他们的区别,但是我认为这是可以进行改善的,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他们不比江浙一带的人材差,我甚至认为都会比他们好,所以我们不要有太大的人材焦虑,而应该关注于如何将这些人材进行思维训练与培养,并最终为我们所用,进而建设东北,当然对于人才吸纳方面,我要重点强调山东。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我们吸纳山东的人才还是可行的,而且山东的“卷”培养了他们一定的吃苦能力,而他们努力但是依旧不那么强的人,其显著特征就是缺少思维,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是不错的,因而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去尽力去争取山东的一些人才,当然如何培养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这里无法说明,最后,针对人才如何留下来问题,我认为就需要进行校企合作,针对性培养,并签订合约,毕业需要留下来建设东北,基于此进行筛选,然后重点培养,培养其思考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培养其技术能力,使其并不比他们差,我发现很多山东人为什么考公编,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所以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信心,确保他们毕业一定有工作,这样他们就会愿意加入这个计划中来,然后成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再次强调,东北人是有干劲的,我们要依靠人民,信任人民,一切的发展靠的是人民自己的努力,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基于我们的思维与分析,为他们找到方向,简说点就是给他们拉条线,串联其他们的心,凝聚他们的力量,进而朝着正确方向走,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深入调查,有深入、全面的思考与战略性思维,从而指引正确的道路。